官商相互勾结,贪腐猫腻“说不得”

法制网   2014-10-16 09:34:1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李碧清

  14日18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至此,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的14个地区和单位的整改情况已全部向社会公开。从14份整改“成绩单”中可以看到,部分领导干部和不法企业家搞权钱交易的情况较为突出,官商勾结已成为治理整顿的重中之重,这次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对各巡视组的反馈意见高度重视、立说立行、全力整改。(10月15日 新华网)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代人对“官文化”的崇拜可以用“顶礼膜拜”这个成语来形容,有文化就可以统领一方,受到人们的敬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就不难理解一些商人在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仍不忘买个官来装点下自己的门面。自古官商不分家,也是深深影响当今我国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重要原因。

  官商勾结,一般是指政府或个别官员徇私渎职,将政府政策向某些利益集团倾斜,或向个别企业集团输送利益,或不惜牺牲民众的人权和需要,将政府公权偏向帮助帮某些商人或财团。而某些企业或商人亦可能使用各种利益手段,诱使政府官员利用所掌握的权力为其提供相关的利益服务。由此形成的官商之间的权力和利益交换关系或同盟关系,被称之为“官商勾结”。

  “一人当官、鸡犬升天”,有的公职人员利用自己的身份,发动自己的亲属经商办企业,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而在这利益集团形成的过程中,就给官商勾结创造了机会。据统计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高发领域集中在矿产资源、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药品采购等方面,特别是资金量大、利润丰厚的工程建设领域更是“重灾区”。而一般会所、培训中心则成了官商勾结的“温床”。为了不使自己暴露,“聪明”的公职人员不直接从老板手中拿钱,而是通过亲属子女输送利益,或在自己“关照”的企业中入“干股”,当“顾问”。

  正常的官商交往是在所难免的,但许多官员和商人却贪念于黑色利益,进行钱权交易,不仅损坏了公权力的威严,更是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财产,滋生了一系列的腐败,导致官商勾结至今仍是一大顽疾。

  笔者认为,对领导干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是产生问题的根源,必须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才能根治这一顽疾。而身为官员要深知:为官之道,在于清廉;为官之道,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为官之道,要以百姓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多为百姓办实事。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