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寒:8000万的垃圾袋里都装了啥

法制网   2014-10-30 13:10:4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6个人的单位,去年公务接待开支35.65万元,算不算高?去年杭州仅仅买垃圾袋就花了8000多万元,为何未在决算中见到……(10月29日新华网)

继“天价电脑”“天价u盘”“天价制服”后,“天价垃圾袋”再次粉墨登场。一年的垃圾袋就花费了8000多万,到底是杭州市垃圾真如此多还是城管委负责采购的人员缺乏市场经验被别人“敲竹杠”,亦或是有人中饱私囊?试想一下,8000万元会买到多少垃圾袋,而这些垃圾袋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又会装多少垃圾呢?如果说是通过城市管理所开出的罚单所得,那么,相关的收支票据又去哪儿了?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三公”消费因缺乏透明度,常常引起公众质疑,官员一旦被贴上“三公”的标签,便再也难以与“腐败”脱钩。公车消费、公费旅游、公款吃喝一度饱受社会诟病,而公开“三公经费”作为一种有效途径,不仅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化的有力推手,也能够让民众对政府开支得到有效监督,加大了民与官之间的互动。从2011年起,公开当年度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已成为常态。

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却在“三公”的公开过程中打“擦边球”和“马虎眼”。有的部门使公开“羞答答”,不敢将信息置于政府网站首页,以为绕开关注便能规避风险责难;有的部门敷衍了事,“三公”说明洋洋洒洒一大篇,除把数字改了改以外,文字模板、内容形式都和往年一样;还有的部门超支无法解释,故意不在决算说明中列出预决算之间的差距。其实,这些无非都是“障眼法”,是“掩耳盗铃”的“假把戏”,终究难以逃过群众监督的高倍“显微镜”。

当然,杭州城管委不是个案,要根治“天价垃圾袋”这样的问题,更需要决心。技术层面,预算编制精细化;制度层面,预算决算都要接受公开的监督和问询,不能是“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毕竟政府部门不是老爸的女儿,“富养”不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