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车改革要克服种种难题

作者原创   2014-11-14 23:01:57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网易新闻14日消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直播“反腐三人谈:用好巡视这把利剑”。中央巡视组副局级巡视专员王瑛透露,在某省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地区超标准公务配车达到了300多辆,而且多数都是进口的高档越野车。

超标配备公车已经是一个陈旧问题,虽然中央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清理公车超编配备,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公车改革牵涉利益甚广,不仅触及到领导干部的利益,就连某些一般干部职工也不支持公车改革,更不用说队伍庞大的司机了。然而,推进公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规范公车配备和使用,才能减少“车轮上的浪费”,同时消除领导干部手中的特权,维护好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很多人看来,推进公车改革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只要他们愿意改,就肯定能改得下来,笔者也曾这样认为,但在分析公车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发现其复杂程度远不止如此。首先,公车改革是否要“一刀切”是一个问题,根据已经推行车改地区的经验,选择“一刀切”将公车全部取消往往不切实际,原因在于难以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倘若遇到重大事故,主要领导不能及时赶往现场,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那么,又要以怎样的方式保留公车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有些地方选择按公职人员人数的比例来保留,有些地方选择只保留特种车和执法车,具体哪种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并且,只要仍保留有公车,就无法确保公车改革达到理想效果,还会招来网友的调侃,认为车改是在敷衍了事。

第三个问题在于难以确定车改补贴金额,补贴设置过高,容易让人觉得是在变相发放福利,补贴设置过低,又难以保证工作需要,而且会打击工作人员办事的积极性,最终起到负面效果。同时,各个地区情况不一样,比如,东部地区就比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相应的消费水平也要高些,车补金额自然要高些,某些平原城市比山地城市交通便利,相对来说车补金额就应当低些。因此,车改补贴不仅要顾及各方利益,还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要做到合情又合理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四个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车改后司机应当如何安置。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来说,完全有能力将这些司机并入各个单位,让他们担任工勤人员,但这种方式难免落人话柄,毕竟司机的技能就是开车,要他们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难以胜任,勉强安置下来也是变相“吃空饷”。如果将这些司机全部解聘,又容易引起问题,很多司机与领导关系亲密,一来领导会出面干涉,二来解聘司机让他们丢掉工作也有点不仁道,因此,司机安置是一大难题。目前很多地区选择裁掉一部分司机,但总体看来效果还不是特别好。

多方面原因造成公车改革迟迟无法全面铺开,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做无用功。目前推行公车改革的地区不算太多,大部分地区仍在等待观望,一是观望中央的动作,二是观望其他地区的动作,在公车改革这个问题上,很多领导干部都是抱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态度,极为谨慎。

其实,从主要领导的角度来看,公车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还是在于车牌号,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可以想象,自己开着一辆车牌号为00001到00010的车上路,是多么的威武霸气,一般的车看见都会让路。当然,这也是笔者个人的看法,主要想说明的是车牌号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特权,很多领导干部不愿意丢掉这种特权,因此也不愿意主动去推进公车改革。

然而,推进公车改革也是必须的,从中央巡视组副局级巡视专员王瑛透露的信息来看,中纪委已经盯上了公车改革这块硬骨头,准备将它啃下去。而且,超标配备公车达300多辆,多数系进口的高档越野车也有点太不像话了,如果不处理掉这些特权车,将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笔者个人认为,各地各级政府还是要积极研究公车改革方案,将所有问题考虑全面,雷厉风行地割掉“车轮上的特权”。

(文/李小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