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影响力”透析,折射四风“灰色圈”不可小觑

法制网   2014-10-16 10:14:48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从研究会、促进会到学会、协会,原本是民间性质的社团组织,如今却是干部“扎堆”,“官味”十足,有的甚至沦为不当利益的“输送带”和四风蔓延的“灰色圈”。 继中央巡视组前不久专门指出“干部兼职过多”问题,少数省份相继晒出“两栖干部”清理“成绩单”。(2014年10月13日来源:新华网)

  当下,利用官员影响力“拉大旗作虎皮”,或违规收高额会费,或到处拉赞助搞摊派,或举办评奖四处敛财,甚至为官员提供公款出国、出境旅游等“机会”……社团组织牵涉的腐败问题屡见报端,大众对此亦是广为诟病,社团组织在官员腐败中扮演的角色无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笔者不禁提醒,“官员影响力”透析,折射四风“灰色圈”不可小觑。

  近年来,一些社团的“官味”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从退休官员权力“缓冲区”,到在职干部权力“延伸带”。第二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仅湖南和新疆就排查和清理出党政干部在协会、学会、社会组织兼职超过5000人,其中厅级干部超过500人。可见,中央有关文件中虽然早就明确要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但禁令却屡屡成为进出随意的“旋转门”。

  毋庸置疑,公权加盟撑场 才会让民间社团变味异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所说,“兼职是表面现象,更多地在借机延展自己的影响力和‘待遇’。”强烈的“行政化”色彩下,一些社会团体特别是行业类协会、商会易出现“变味”和“异化”。从已曝光案例看,大多集中在建筑、医卫文体、珠宝、安全监管等领域。事实上,从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干部到社团任职,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爱好和兴趣因素,其中更多的则是社团背后强大的利益驱动因素。

  显然,要向领导干部兼职说“不”,就要杜绝社团成隐性腐败“避风港”。无论是在职干部到协会兼职,还是退休领导到协会任职,都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应全面清理整顿社团。目前,多地已对领导干部兼职社团作出禁行规范,加快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进程。同时,针对部分协会“不想脱、不愿脱、不会脱”,行业协会还需做到,职能不得与行政部门挂钩,人财物不得与主管单位相连,现任或退休领导不得利用“影响力”担任职务、运作活动。

  总之,“官员影响力”透析,折射四风“灰色圈”不可小觑。为此,坚决清除社团“官扎推”的畸形“腐败圈”不能手软,既要让协会履行行业自律、行规行约、行业标准等应有的职责,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又要强化干部监督和信息审查,揭开个别社团官员“扎推”的隐形衣,一旦发现违规干部就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着力推进社团“去行政化”进程,擦干净社团的“行政化”色彩。(文/陈小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