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营造良好的家风

中国法制网   2015-05-20 11:05:59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怎样营造良好的家风

平武县   红红

记者近日在福建省东山县蹲点调研了解到,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尽管已去世34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当地基层干部认为,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2015年5月20日   新华网)

何谓“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因为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个家庭的“家风”难以统一,但是积极、健康、正面的“家风”,却对家庭成员在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方面,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于尽职尽责的理解,最早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透出李东东良好的家风家教。而李东东说,父母没有说教过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是用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做了子女最好的教科书。真可谓,家风无言,却奠定一生的原则。 

家是起点,是基点,是生命的港湾,也是人生归宿。在羊年春节团拜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用很大篇幅强调了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其中就提到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论述家庭建设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这个讲话受到了公众的高度评价和赞同。 

从家庭建设涵盖的内容看,家教、家风不可或缺,而且与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传统家庭道德紧密相关。诚然,对青少年的培养,国家需要采取得力措施,社会需要加大投入,但家庭更是基础和根本保障。作为家长应该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某种程度上,家庭,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父母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第一颗种子。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中国人的这些观念,都需要通过家庭建设去传承和光大,通过家风去影响和引领。家风好,民风淳,党风正,我的社会和国家才会风清气正。因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得重视家庭建设。 

家风是一个家庭所长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记得中央电视台街采家风时,河南郑州幼儿园一个小朋友的回答给我印象最深,他说:家风就是“不怕吃亏很懂道理,很守规矩,并不要求很听话,讲道理,很整齐。”从这个孩子对家风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其接受了良好的家教。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好家教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培育出好儿女,这种好家风带入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对于领导干部家庭来说,其家风就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作风与其家风是相辅相成的,好作风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又促进好作风养成。大凡有着过硬作风的领导干部,大都有着良好的家风。比如,周恩来总理曾制定了十条家规,其中就包括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说与他有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等。这十条家规从周恩来进北京城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先生撰写出版的《周氏家训》中,核心内容是“诚”、“俭”、“忍”三字,教化后辈如何做人,这是传承周氏爱莲家风的三要诀,也是周恩来严肃家风的渊源所在。生活中也有些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导致作风不实,带坏了子女,带坏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在曝光的“大老虎”案件中,都有其家庭成员参与,有的是夫妻店,有的是父子兵,更有的是全家齐上阵,最终身败名裂,家族蒙羞。总结其教训,就是在家风建设上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奢、失之于察,从而酿成恶果。 

良好的家风,是养成清正廉洁作风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要营造从严治家的好家风,在单位要做好领导,在家则要做好家长。不仅如此,相比普通人,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以身作则,从严治家,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用自身的清正廉洁作风带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用严格的家规管住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这是预防“家庭腐败”的基础和关键。只有通过多措并举加强领导干部家风的建设,才能示范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