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需“从长计议”

中国法制网   2016-05-05 08:27:54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伟哥:产业扶贫需“从长计议”

 

    近年来,产业扶贫在一些地方被大力推进,扶贫项目产业化已成为不少扶贫干部的共识。但由于未摸清市场规律,没有突出地域性、特色性,导致一些地方扶贫产业趋同严重,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出现波浪式变化,有的甚至严重滞销、烂在地里,贫困户损失惨重。(2016年5月4日半月谈网)

    笔者认为,产业扶贫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立足实际找准地域特色,克服急功近利、盲目指导群众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的短视行为。

    扶贫必须体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扶贫必须要有配套措施,“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就是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要提高精准度,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从目前的扶贫情况看,贫困对象比较明确,帮扶人员选派得力,但一些地方在产业项目的安排上和帮扶措施的落实上,的确还存在短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措施、资金使用和脱贫绩效的精准到位。比如,有的只是单纯注重发展产业,忽视基础条件在产业发展中的要素保障作用,如水源开发与保护、交通道路建设、产品包装打造和运输等等,在条件艰苦的贫困山区,这种基础性要素的制约影响显得尤为突出;有的不重视科技支撑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农户缺乏技术培训,应对各种病虫灾害的能力薄弱,产业缺乏技术改良和更新,最终适应不了市场需要而被淘汰;有的帮助贫困户分析和研判本区域产业发展长远走势不够,一窝蜂追逐短期的经济效益,存在急功近利的扶贫思想;有的害怕面对和解决困难,不愿意主动通过精准扶贫这个大好时机去改变老百姓的固有意识,认为多年来都是在发展某项产业,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如维持现状,靠天靠地考运气,而一旦天公不作美,老百姓一年的辛劳就化为泡影。

    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从干部的扶贫思想上下功夫。国家举全国之力花大工夫实施精准扶贫,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前那种全面开花、遍地铺开和撒胡椒面的模式,以产业为突破口进行“点靶” 式的扶贫,群众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扶贫就做什么,精细和准确应当成为我们扶贫工作的原则。第二,树立科学的扶贫态度,主动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 和害怕改变既往的错误观念,从“素质脱贫”和“思想脱贫”上入手,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政府的工作是着力于建设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农户脱贫能力,逐步恢复“造血功能”。第三,在确定好项目后,切实做好各种要素保障工作,决不能仅仅看望一下贫困户,送几包化肥种子了事大吉,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专业机构和部门,解决产业发展不能持续,产品运输不出去,技术跟不上,融资困难等问题。第四,要克服扶贫工程短期见效的错误心态,一个地区的产业扶贫必须按照“一盘棋”的模式进行统筹安排,“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时间进度和要求,只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一文中引用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解决人民群众的疾苦,始终是执政党工作的出发点,建立一个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中国,就是我们扶贫攻坚共同努力的方向。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