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何止在疆场 公平正义写春秋——访辽宁喜民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喜民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王喜民,男,汉族 ,1977年7月出生 , 黑龙江省宝清县人,2000年5月入党,硕士研究生,辽宁喜民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律师、专利代理师。中国法学会会员 , 全国中小企业调解中心调解员,沈阳市律协婚姻家事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律协调调解与仲裁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皇姑区社会发展促进会法律援助团公益律师、辽宁省优秀党员律师。编撰《无罪辩护》书籍公开出版发行。受“对话律师”、华律网、精英京师等邀请专访,个人事迹收录《中国优秀律师访谈录》。执业以来,成功办理2起无罪案例,2起检察院不予批捕案例,以及众多疑难民商事案例。主攻业务:刑事辩护、涉军法律、重大民商事纠纷、常年法律顾问。
王喜民系军转律师。2000年大学毕业时 被军队特招入伍,服役期间先后任排长、政治指导员、保卫干事、保卫科长、检察官等职务。从事法律类工作十余年 , 处理了大量的涉军诉讼及上访纠纷,为军队和军人军属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服务,有效维护了军民合法权益。2016年获得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 ,2017年转业自主择业后成为专职律师,2022 年底成立了辽宁喜民律师事务所。
他出生在祖国边陲黑龙江一个偏远的县城 , 曾在部队机关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十余年。
他2017年转业后成为专职律师,迅速在律师行业崭露头角,时时处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展现了新时代军转律师的靓丽风采。
他,就是辽宁喜民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喜民。
说起与律师结缘的原因,王喜民认为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但决定性因素是党和部队的培养,塑造了他为民服务,勇于担当,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 追求。王喜民在部队期间,从事了10余年的预防犯罪和刑事侦查工作,做律 师是他转业以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他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更多的人宣传法律,减少犯罪,为有需要的当事人帮难解困 。
金戈铁马 铁血荣光
白山黑水,万物蓬勃;春夏满目苍翠,秋来层林尽染。这里是祖国的最北端,位居东北亚腹地,襟带俄罗斯疆界,昂立中国东北似金鸡之冠。这里 就是王喜民的故乡—黑龙江。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面对笔者,王喜民首先回顾了自己早年坎坷的人生历程。
王喜民出生在黑龙江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宝清县,一个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偏远农村,国人称黑龙江为北大仓,而黑龙江人则称北大荒 , 那里既偏远又荒凉,家里祖辈都是勤劳淳朴的农民。在他三岁的那年冬天 天气格外寒冷,滴水成冰,零下30多度,又百年不遇地下了几场雨,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那个清冷的早晨,王喜民的妈妈趁他在被窝里熟睡,就去邻居家借木梳梳头。没想到妈妈刚一走,他就从睡梦中醒来了,光着小脚丫连走带爬到邻居家找妈妈。恰巧邻居一家外出, 只有邻居小哥哥的小姨一人在家中,隐约听到王喜民的童声,出门来找,又听不到,就这样反复三次,突然间在草垛空隙间发现了浑身瑟瑟发抖、差点冻僵的王喜民,让三岁的他获得了温暖。但这次童年的意外让他患上了关节炎,经常疼痛得无法走路,更不可能奔跑 ,也时常因此辍学在家,吃了无数的药,始终不好,病痛伴随他 到初中三年级,病情好转,他也是就读中学历史上的唯一一个考上县重点高 中的学生。
寒冷让他重生,病痛催他奋进,家庭给他力量,这一切让他始终心存美好,对社会满怀感激,对生活充满向往,内心也默默夯实了回报社会的追求! 大学毕业的时候,王喜民作为优秀毕业生被部队选培办选中。经历了军校四加一培训后分配到作战部队带兵,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年终调整岗位时,王喜民被破格调整到团政治处保卫股,部队保卫工作等同于地方公安,至此开始与司法工作结缘,他在保卫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
八年的保卫工作,王喜民主要从事预防犯罪和刑事侦查,经验丰富的他 被战友们称为迷彩福尔摩斯, 经他亲手侦办和处理的案子得到了部队首 长和机关的高度认可,2008 年因此荣获了个人三等功。
王喜民讲了当年最欣慰的一件事,记得当时有一个汽车兵是一级士官,父母离异跟着爷爷生活,在一期最后一年的时候,这名士官服役信念开 始动摇,不听从号令指挥,反复逾越部队纪律红线,屡教不改,无论是关禁闭 还是领导苦口婆心地谈心对他都不起作用,基层束手无策的时候,机关指 派王喜民来处理这起严重违纪案件,王喜民听取汇报以后,针对这名战士的问题,思考出一整套教育他的策略,先是将手铐放在室外冷冻半个钟头,提审时将冰冷的手铐铐住他的手腕,然后直奔他严重违纪问题主题,突如 其来的审问,使他在全师战士本就忌惮的“刑侦狠人” 面前,立刻就服了下 来,在士官被送到劳教所的前一天,王喜民跟他深入交谈了近一个小时,这位士官泪流满面,深恶痛绝自己的错误行为,发誓改过自新,答应王喜民一定好好做人,再后来,王喜民打听到这名士官提前一年被释放,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
从团保卫股干事到师保卫科干事再到保卫科长,保卫工作作为基层部 队唯一的“法律”部门,主要职责就是抓好预防犯罪和事故,每年都组织一次“预防犯罪警示教育专题月活”,并办理过多起严重违纪、违法犯罪案件,随着在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王喜民越发感觉自己的法律知 识匮乏,便萌发了学习法律专业的念头。
毅然转行 华丽转身
一念起万水千山!王喜民便跟着当年同在保卫科的师兄( 现为某法院 的法官)的脚步参加了第一次司考,第二年便一举通过了司法考试。当时正 赶上十八大反腐大潮,贪官陆续东窗事发,部队也陆续揪出郭伯雄、谷俊山 等军中大老虎,此时原沈阳军区检察院正是用人之际,王喜民便被抽调过来帮助办案。特别是作为检察员身份办案的两年时间里,越发对做一名职业法律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喜民坦言道,人生离不开贵人相助,当时对自己从事专职刑辩律师影响较大的是军事检察院的两位领导,当时任处长,现在已经晋升为法院副院长、检察长,他们对自己的鼓励和帮助都很大。同时,最让自己感动的是自己的师父王志斌,王老师在部队任职过保卫处长、军事法院法官,后到军区法律顾问处从事律 师。由于有着很相似的经历,办案以外,王老师给他讲了很多他办理过的刑事案件,特别是师傅对案件事实的还原,让他第一次感悟到追求真相的价值。王老师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时,买来带皮的猪肉和涉案类似的刀具,反复试验,测试故意刺捅和持刀被动迎来受害方的冲撞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在大量的试验数据下,最终法院采纳了王老师的辩护意见。
众所周知,很多刑事案件无法还原事实,只能最大限度地去接近案件事实,这件事对于从事多年侦查工作的王喜民来说,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刑事案件还原事实的执着追求。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成为专职律师以来,王喜民常常开玩笑地说:“当兵不是认真的 ,做律师是认真”。王喜民回忆说,当兵时确实有“ 不认真” 的时候,那是2013年,王喜民被部队提拔任保卫科长,可以说在部队保卫工作上,他达到了自己认为的顶峰,同时也感觉到缺乏新的挑战 ,也因此做出了一个“321工程” 即“三年两证一文凭,人生无梦不远行” 的短期规划。计划在2014—2016 三年间,努力考取律师证、专利代理人证和法律硕士文凭 ; 自主择业以后想到南方或者北京发展的愿景。
王喜民回忆说,按照当时的部队政策,还有三年他就可以自主择业了。按理说,在还没有离开部队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了这样的三年规划。他认为这是自己对部队工作的“不认真”是应该检讨的。也因此主动辞去了科长职务。2014年第一次参加司考没有考过.深刻体会到“三年在职不如一年脱产”,而2105年还剩一个月就要上考场.王喜民接到上级通知 单位代表原沈阳军区参加全军迎检考核.而这项工作正是由他负责的。当天晚上王喜民辗转反侧,他想,司考是个人的事,迎检是单位的事,必须为部队争取荣誉,司考过不了就再来一年。虽然百般不舍,但他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迎检工作中,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单位获得了全军第一名。这项任务刚结束,就迎来了司考,当时完全没有了考试的状态,于是边考边找感觉,苍天不负,居然通过了!让他再一次感到“好人有好报”。这件事也促使他形成了如今团队的队训:“做好人、办好案”。王喜民说:“我没有过人之处,如果有那就是始终坚定做好人、办好案。”
王喜民感慨地表示,像他一样经历的律师,不会有赚钱养家的生活压 力,因为他的退役金基本能够养活家人 , 因此,可以更加专注成长为 “大律师”,但同时对于自己来讲,年龄偏大,实践偏少,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 专业,这些大体上是障碍 , 在实践中,王喜民也体会到作为当年县数理化一 霸以及大连理工的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上有着很大的优势,片面地看, 律师是文科性质的职业,但办案绝不是简单的法条或是文字,每一个案件都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在里面,甚至可以说,每个案件都有他的血和肉,是富有灵性的生命,而律师就是要切身感受每一个鲜活的案件,让每一个个案还 原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这让他在案件的办理中,保持了很高的胜诉率,取得了良好民事诉讼和刑事辩护效果。
王喜民以自己亲身经历对即将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提醒说,律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只有通过制定和梳理自己的规划,才会发现前进路上地问题所在,这个规划可以根据发展情况做出调整,将来也必将成为优秀律师的基石,否则就要面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局面 。
勇争第一 为民代言
辽宁喜民律师事务所硕大的牌匾,在怒江北街上远远就能望到。王喜民在“125”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间,就兑现了承诺,完成了计划 , 进入律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军旅书法家杨宗霖听闻军转律师王喜民五年便创业具有军人情怀的律所,而专门为他书写的“人民律师为人民,喜民律师爱喜民”,这是喜民律所的文化核心,旨在让更多的军转律师情怀律师为更多的百姓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打造百姓喜爱的法律服务品牌 。
“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这是当兵人的性格,从事专职律师以来,这种信念导致王喜民潜移默化地转变为“不想成为‘大律师’的律师不是好律师”。但当他第一次跨入一家大律所时,该所的行政主任向他介绍“大律师”的标准是律师收入的多少,谁收入高谁就是大律师。听到这个言论王喜民顿时感到很沮丧,如果评价律师也用金钱来衡量,那么完全背离了自己做律师的初衷。王喜民说自己在军队带过兵,又到 机关任职,从事的都是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前人经常教育我们“政工干部要始终保持三分清高”,因此他从未想过岗位、职业会用金钱来衡量。那时候他暗暗发誓,要做一个为国家法治建设服务、为人民维护合法权益服务的 大律师。而如今,他不仅成为大律师,还要带领更多的律师成为大律师、为人民服务的好律师。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律师行业对于军转律师来讲,出道有点晚 , 大多在40 岁,有很多不是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王喜民个人认为追求那种像张明楷、周光权一样的法学大咖不现实,但他从来也不妄自菲薄 ,军转律师群体虽然相对人数不多,力量微薄,但国家的法治建设却非常需要一批爱党和部 队培养教育多年的军转律师。老部队很多人因为受王喜民的影响,现在纷 纷从事律师工作了,有的转业到公检法,有做了律师,王喜民所在的团队就有三名军转律师是慕他的名而来,王喜民正在努力打造一支铁血军转律师团队的形象,在为军队法律、军人军属服务、老百姓维权等方面做点实实 存在的事。
但怎样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呢?"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这始终是王喜民坚守的人生信条,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追求。为此 , 他给自己约法三章:
一是做人有“温度”。王喜民认为温度是做人的情怀与气度,是立世的原则与姿态,要保留对人世冷暖善意的关怀,要写好正义与善良的一撇一捺,要走好实现价值和回报社会的人生之路。只有具备了这种“大情怀”的温度,才能拉伸人生长度、拓展人生宽度、筑起人生高度。
二是做事有“温度”。温度源于情怀,始于担当作为。作为一名有着军旅情怀的律师,这种温度就要站在法律的角度常怀家国情怀,要更多体现在担当和作为,担当就是勇于迎难而上,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不囿于一时得失,不困于当下利害,以坚定的信念在守护正义、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毅前行;作为就是要牢记使命,军人的使命是打赢,律师的使命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高度去做事,虽沧海一粟,也不失“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壮丽。
三是做法律有“温度”。人们常说“法律是无情的”。但事实上,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规则条例,法律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 运行。作为当代中国法治社会的一名律师,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着眼于此。这一点上,国家领导“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指示 ,所有执法司法人员都应当细细揣摩、深刻领会。
在互联网时代,律师学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大量律所在全国开设分所等律师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区域成为趋势和必然;一方面大量的外地优质案源找不到靠谱的本地律师,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律师得不到优质案源找不到靠谱的本地律的案源,且“异地办案难、合作难”费时耗力,成本高,成为行业“痛点”。为此2017年6月律师界众多大咖发起筹备星火律师平台,截至目前遍及27个省份。133个地级城市,核心团队成员242位,基本覆盖全国重要省份及一二线城市。
因为表现优秀,王喜民受邀成了星火律师平台沈阳地区负责人。他坦言道:“能够有幸成为星火律师平台沈阳地区负责人,必须要感谢一个人,就是星火律师平台山东德州地区负责人张金武律师,张金武律师有着多年的刑辩经验,属于那种老师级别的刑辩律师。在他的大力推荐下,我是破格成沈阳地区的负责人。”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可以说是东北律师的风向标,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律师数量质量都是重中之重。王喜民第一次申请的时候,并没有通过,但他并没有放弃,时隔半年以后,当他再次申请的时候 ,淘汰了其他选手,有幸成为了负责人。星火律师平台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念和部队有着非常相似之处,第一眼见到这个平台就深深吸引了王喜民,理念上不谋而合,既能起到律师互助 ,又能为异地客户提供优质的律师资源。我认为星火律师平台会越办越好 ,会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律师团队,会为法治建设做出潜移默化的贡献。王喜民深有感触地表示。如今星火平台虽然不存在了,但星火精神还在,聚是一 团火、散是满天星。
有为才会有位。2021年6月,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王喜民被评选为辽宁 省优秀共产党员律师,王喜民低调地表示,自己仅仅是做了一些为民维护合法权益的事 ,自己曾经带过的团队叫民权律师团队,意思就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的团队,军人视荣誉为生命,作为军转律师,首先想到的和应该做到的是军转,然后才是律师,毕竟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来自部队的培养!
壮志雄心 砾砺奋进
律师是奋战在法律前沿的战士,这种角色定位使得律师只能在现成法 律的框架下进行执业,那么,框架肯定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这一点,王喜民认为无论是作为扛枪的战士,还是拿着法典的律师战士 ,既然是战士就既 要听从号令指挥,又要在框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上级下达命令明日午后前夺取321高地。那么必须坚决完成任务,
而完成这个任务当中是没有 框框格格的,在战争法的框架下发挥能动性 。委托人不是首长,委托人的意 愿也不是命令,但委托人的合法利益是律师的工作中心,要在法律的框架下 最大化维护合法权益。
王喜民举例说,2021年年初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件,由于赃物被销赃,有的不知去向,如何确定盗窃价值成为了本案量刑的关键点。通过查阅案卷和调取录像,王喜民得出确定盗窃价值不是法律问题而是科学问题 , 因为无法准确确定盗窃价值,只能最合理地接近盗窃价值。在反复与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沟通后,得出了各方都认可的,也最为合理的价值 。既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效果的统一, 又最大化维护了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古语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说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每个职业也应该具有职业的责任。谈起对律师的职责定位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和把握.王喜民说.律师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律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肩负着依法治国的重担,每名律师都应当牢记当初司考(律考、法考)的初衷,当初做律师的初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是律师是社会中的文化层次较高、带头遵守国家法律的典范.律师就应该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人的一生很短暂,要做有意义的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 一个案件的审理往往会来自媒体、社会的关 注,有时候对案件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反作用,谈起大众媒体对案件的影响,王喜民表示,大众媒体参与案件的评价讨论本身并无不当,但往往在参与中背离初衷,或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这样不但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社 会效果,有的甚至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了负能量。首先,媒体人大多不是专业的法律人,看待案件不够专业,大多出于个人情感,评价效果便五花八门;其次,有的时候媒体会被一些坏人利用,达到逃离法律惩罚的目的,恶 意煽动公众情绪,给司法部门施加压力,影响司法独立审判和司法的公平公正 。最后,要善于引导大众媒体,使其发挥积极的、专业的作用。
众所周知,律师工作压力大,但王喜民有自己的解压方式。工作以外 , 他喜欢看书或听《喜马拉雅》栏目,看书他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崇拜的偶像是福尔摩斯,他能给刑事侦查带来灵感;人物传记他喜欢看《曾国藩全集》和听郦波讲的《曾国藩》,几乎每天都会听一会儿,就好比在和曾国藩对话 , 谈人生谈理想,让他始终追求做一个曾国藩一样的人。这和自己办好案子的前提是做好人,案子好办,但一定要先做好人的理念始终是高度契合的。
从部队到律所,十多年转瞬即逝。面对未来,王喜民谈起了自己三到五年的目标规划。王喜民自豪地告诉笔者,前面提到了“321 工程” ,除了还没有拿到法学硕士文凭以外,其他都已经实现 。2017 年又制定了“125 规划”, “1”代表10年,“2”代表开办两个所,律师事务所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5”代 表500万,即10 年赚取500万的收入。2022 年底王喜民成立了辽宁喜民律师事务所,为了自己的计划完成了浓重的一笔。王喜民正在筹划下一个计划,但他表示现在制定为时尚早,但可能将是一个更加宏伟重大的计划。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光辉荣耀既往事,策马扬鞭奔前程。笔者衷心祝愿王喜民的“125计划”超额完成,下一个计划必将更加隆重、辉煌!
后记
军旅生涯造就了王喜民耿直、坚毅、细致的性格品质,为他进入律师行 业深耕细研夯实了基础。雄关漫道,任重道远,奋战三酣,踌躇满怀。无论是作为扛枪的卫国战士,还是拿着法典的律师战士,王喜民始终肩负为民之责,常怀敬畏之心,勤奋敬业,恪守公正,用坚韧与柔情、真诚与才干,展现了新时代法律人的风采与担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