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生“娃”难 “增床增医”打头阵 “追本溯源” 做后盾

法制网   2016-10-28 09:36:59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解决生“娃”难 “增床增医”打头阵 “追本溯源” 做后盾

   “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产妇的生“娃”问题一直引人关注。昨天(25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在县级医院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十三五”时期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同时,确保2018年底前建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此外,广泛提供在线缴费支付、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以产前诊断技术、助产技术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重点,建立随机抽查制度。(京华时报 2016年10月26日  )

 

  在我个人看来“增床增医”解决孕产妇就医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要彻底解决问题应从源头抓起。

  纵观古今,中国女子大部分在孕中、孕后期一直存在很大问题,随着剖腹产技术的出现,国内普遍认为怀孕时就该“养尊处优”,生的时候“我为鱼肉”轻松生子。正是因为这种“剖腹产”观念的深入人心导致如今“全面二孩”孕产妇就医床位严重不足的现象出现。

  2010年1600万婴儿中约 50%是剖腹产,时至今日,剖腹产率高达58%,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比率还不到5%,九十年代也不超过10%。在美国每年顺产比率基本在65%左右,国外的观念是能自己生宝宝则自己生除非分娩过程太过痛苦或高危才选择剖腹产。剖腹产妈妈留院观察恢复伤口的时间至少比顺产妈妈多2-3天,加上部门妈妈术后感染并发症等治疗时间,医院床位占用率明显提高,降低了床位的使用效率,导致床位不足。卫生部门增加床位的做法毋庸置疑,但是这只是指标不治本的,从某些层面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如果在原有病房使用面积基础上增加床位,这会导致单个房间床位分布过于密集,不利于空气流通,增加产后妈妈压力,如果新建病房必然会增加国家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多年之后政策变化,再次回到“计划生育”时代无疑又是资源浪费。

  毛主席“敞开肚皮生”的时候孕妇们都很少有床位紧缺的说法,所以“公主病”都是现代先进的医疗条件”宠”出来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生娃”问题,第一,应该加强对孕妈妈及其家庭生娃理念的教育。顺产可以缩短妈妈的疼痛时间,生下来的宝宝更免疫力更强、宝宝换肺病几率减少,自然分娩费用只有剖宫产的60%,妈妈产后恢复更快等,让更多妈妈选择顺产,减少孕妈妈分娩后期留院等待时间,增加床位使用率。第二,引进人才,让更多孕妈妈就近分娩。医院分娩床位不足大都出现在大医院,县级及以下医院出现不多,原因不外乎在于孕妈妈们认为要给宝宝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担心当地医疗条件跟不上,导致医院床位使用率“贫富差距增加”,倡导就近分娩的原则,分散“高危”医院病床压力;同时增加对分娩期的精确预测,减少孕妈妈孕前留院等待时间,提高床位使用率。(文/胡杰西)

 

新闻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6/c_1119787201.htm

作者:胡杰西

联系电话:18780393373

邮箱:happy.katie@163.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