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角色齐发力 筑牢平安根基促和谐

今日热点网   2025-04-25 11:52:17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第一窗口”,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生的重要阵地。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双塔派出所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以“一警多能”为抓手,化身多重角色,全力夯实基础工作,织密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当好“基础信息采集员”,数据赋能精准防控

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扎实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更新工作。民辅警走村入户,逐门逐户核对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信息,同步摸排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动态,确保数据鲜活准确。依托警务大数据平台,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动态管控,实现“基础信息采集—风险智能研判—隐患精准消除”闭环管理。

二、当好“法律常识宣传员”,法治春风润民心

派出所坚持普法宣传与警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群、短视频推送反诈、禁毒、防盗等法律知识;线下,利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在田间地头、社区村组开展“法治夜校”,用通俗语言讲解《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针对老年人、务工人员等易受骗群体,以案说法,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通过精准宣传,成功阻止电信诈骗案件6起,挽回群众损失20余万元。

三、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筑牢和谐稳定防线

双塔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民辅警主动下沉社区,联合网格员、村(居)委会、司法所等力量,建立“警民联调”机制,通过入户走访、警民恳谈等形式,及时发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劳资争议等隐患。针对复杂矛盾,推行“一事一策”调解法,综合运用法律宣讲、心理疏导、多元协商等方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累计化解各类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四、当好“交通安全劝导员”,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针对农村地区道路隐患多、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派出所民辅警化身“交通安全劝导员”,多措并举织密交通安全网。一方面,在重点路段设置“护学岗”“高峰岗”,加强学校周边、集镇转盘、急弯等区域的巡逻管控,严查农用车违法载人、驾驶电动车不戴头盔、酒驾醉驾等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警车巡逻和“大喇叭”广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用方言土话讲解交通法规,用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今年以来,辖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0%,群众头盔佩戴率提升至80%以上。

五、当好“校园安全守护员”,撑起师生“保护伞”

为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派出所严格落实“护校安园”责任。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清理流动摊贩,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指导学校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反恐防暴、消防逃生演练,提升师生应急能力;推行“法治副校长”机制,民辅警定期进校园开设安全教育课,围绕防欺凌、防诈骗、防溺水等主题,以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强学生自护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校园安全检查20余次,整改隐患4处,法治宣讲覆盖师生1000余人次。

基层派出所的“多重角色”,既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多元化履职、精细化服务、社会化协同,派出所民辅警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了“警力沉下去、平安升上来”,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了公安力量。今后,双塔派出所将继续以“绣花功夫”做实基础工作,用“铁脚板”走出平安路,让“警察蓝”成为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守护色。

编辑 周瑜  通讯员 李锋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