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检察:在高原上“把脉搏”,在雪山下“开良方”

今日热点网   2025-08-14 12:59:42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8月10日至12日,最高检第九评议组组长、浙江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孔璋不顾高原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率评议组来到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青藏高原腹地果洛州玛沁县开展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为公诉工作“把脉搏、开良方”。青海省、州、县三级检察机关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检察官代表,上海援青检察官,部分州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共同观摩庭审。

此次评议选取了由果洛州玛沁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虚构“活佛”身份的僧侣诈骗刑事案件开展听庭评议。该案件由玛沁县人民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等四人组成的公诉团队出庭支持公诉。公诉人庭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三纲一书”完整规范,庭审指控繁简得当、条理清晰。被告人对187起诈骗犯罪事实均予以否认,辩护人做无罪辩护,案情复杂、专业程度高、庭审对抗性强。

庭审中,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用本民族语言参与诉讼的权利,控辩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激烈辩论,公诉人通过当庭讯问、多媒体示证的方式,规范专业地出示多组证据,有理有力指控犯罪,有效回应了辩护人提出的质证意见。通过精准的指控、高效的举证质证,逻辑严密的辩论,层层递进指控犯罪,展现出了新时代公诉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良好形象和专业素养。

听庭评议过程中,最高检第九评议组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玛沁县检察院检察官的出庭公诉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庭审准备、出庭规范、法庭讯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文书质量、庭审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组既点明了可取之处,也指出了不足,分析了原因,给出了改进建议,为提升公诉人出庭指控能力,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指明了方向。观摩庭审的上海援青检察官和青海三级检察机关检察官代表也进行了交流讨论,互传互带,共促共进,让庭审变成高质效办案的生动课堂。

最高检第九评议组组长孔璋指出,该案被告人身份特殊,作案手段复杂多样,涉案地域广,犯罪金额巨大,受害人数众多,被告人不认罪不认罚,辩护人作无罪抗辩,适合作为评议案件。孔璋总结了优点:一是庭前准备工作充分。庭前会议解决了大部分程序性问题,为提高庭审质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成为争议焦点。庭审的成功离不开吃透案情,因公诉人对案件难点、焦点掌握的比较好,为法庭讯问、举证质证及辩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法庭讯问有理有节。将讯问作为成功指控犯罪、揭露犯罪重要手段,环环相扣,不失时机进行追问,法庭讯问效果好。三是辩论阶段答辩有力。公诉人在发表公诉意见时将辩护人讯问内容、质证意见等现场抓取的一些争议焦点融入公诉意见,有力的回应,成功的实现了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目的。孔璋提出了改进意见:一是庭审中对“被告人没有虚构身份、没有利用虚假的宣传册实施诈骗”等焦点问题需进一步论证答辩,增强指控的力度,有利于庭审效果。二是对被告人骗取的财物的使用、去向等需进一步论证。三是审查报告需要精炼、规范、全面,证据分析论证还有欠缺。

孔璋代表第九评议组表达了对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果洛检察同仁的敬佩,果洛之行是难忘之行。

果洛州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有才表示,全州检察机关将以此次全国检察机关出庭评议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工作要求,通过领导带头开示范庭、公诉业务竞赛、向先进院跟班学习、上海对口援助等方式,不断提升公诉人出庭能力,切实增强刑事检察“看家本领”。(牟建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