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检察:交流学习取真经 数字赋能强监督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为充分践行数字检察战略,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4月15日,海东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数字检察工作交流会。会议由市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赵永惠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及员额检察官均参加会议。
对标先进经验,共享创新成果
海东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贾延申同志作为青海数字检察骨干人才素能提升班的学员代表,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他参加研修班的学习心得和深刻感悟,重点介绍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了最高检推广的“幌子公司”监管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及“校园内外”综合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前者通过整合工商、税务、司法等多源数据,精确识别空壳公司虚开发票、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线索;而后者则通过整合校园周边的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数据,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监督网络。
推进平台应用,打通实践堵点
针对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的应用难点,会议特别安排了交流研讨环节,现场展示了平台操作的完整流程,并重点对“权限优化”“模型适配”“数据激活”三个环节进行了深入讲解:首先,通过细化分级授权机制,确保数据调取既合规又高效;其次,从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中筛选出涉及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成熟模型,并结合地域特色,实现模型的本地化适配;最后,在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范围内,积极获取常态和开源数据,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对接其他司法机关数据、行政执法数据以及社会公共数据。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将个案特征转化为监督规则”“跨部门数据共享的界限”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突破数据壁垒、提升模型实战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深化数字赋能,凝聚攻坚合力
会议通报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建设与应用情况,深入分析当前数字检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存在的短板不足。强调数字检察作为推动法律监督模式革新的“必由之路”,要求全体检察干警加强数字思维、转变办案理念,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积极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同时,鼓励各业务条线针对监督难点探索模型创新,通过筛选适配最高检平台的成熟模型、依法整合政务及行业常态数据、推动模型本地化改造等措施,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的跨越,全面提升数字检察实战效能,为服务市域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强大的检察动能。
本次座谈交流会以“直面问题、聚焦实战、共谋突破”为指导,为海东数字检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海东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化数字检察战略,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持续激活数据要素的潜能,以更高水平的法律监督质效服务高质量发展。(逯桂)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