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樊明:公民信息被贩卖“三大巨头”的脸往哪儿搁?

法制网   2017-02-08 09:45:2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据报道,中国联通公司一员工肖某,利用工作便利,非法获取并出卖公民个人信息129400条。检方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肖某提起公诉。近日,丰台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在法庭上,肖某表示认罪。

电信运营商员工盗取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给他人,这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从目前曝光的个案看,移动、联通、电信三巨头无一幸免。每次类似的个案被曝光后,运营商们均会表态,将从完善制度、健全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切实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但频频出现的“内鬼”,却一次次让运营商被“打脸”。以肖某为例,其并非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不过是一个负责数据挖掘的工作人员而已,却能轻松从公司数据库盗取如此多的用户信息。运营商在用户信息安全管控上的窟窿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为何运营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屡屡让用户失望?道理很简单,目前国内各大运营商的业务网络存在区域分散、数据分散、系统繁多、环境复杂的特点,要想对所有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点”建立严密制度和技术管控,所需要的投入惊人。而这种对用户隐私的严密保护,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效益普遍下滑的当下,运营商自然不愿在这方面多烧钱。

在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上,运营商堪称第一道关口,但其目前的表现明显不称职。运营商保护用户隐私不力,也凸显出外部监管的缺失。一方面,运营商的内部管控机制缺乏中立的第三方评估。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对于运营商的考核,重心在于经营效益上,对类似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等问题,并未进行有效考核监督。一旦运营商出现内鬼,大多追究相关个人了事,对于企业并无经济处罚,对于企业高管也无严厉的责任追究。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打击相关信息买卖的违法犯罪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完善内部管控。在这样的内部管控中,公民个人信息应有高规格的数据保密,公民信息查询、复制应该有严格的权限,每一次查询、复制,都应“踏雪有痕”,建立有完善的记录保存。应当说,做到这样严密内部管控,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关键相关单位有没有诚意去做,监管部门有没有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